風格饗宴菜單內容:
金銀燒豬
蓬萊閣師傅黃德興傳授,以閩式手法為主,自從黃師傅離開蓬萊閣後,就再沒有做過這道菜,原因就是繁複的製作過程沒有人願意再重新製作,這道菜重現時,黃師傅感慨的說,「這道菜已經五十幾年沒有看到過了。」
本道料理可三吃,第一吃吃豬皮的脆,第二吃吃豬肋排的嫩,第三吃則把剩下的肉炒酸菜,再用刈包夾起來吃。沾醬有四種不同的風味,有洋派的蜂蜜芥末,有點類似日式風味的檸檬醬,台式的甜麵醬與醋蒜醬,可任君選擇。而多樣化的沾醬也彷彿當時多種文化交會融合於大稻埕當時的綺麗風光。
肚包雞
小心的將土雞剃骨,塞入烏參、筍絲、段木香菇等食材,再用豬肚將整隻雞包覆縫合後燉煮,整道料理完成需耗時六小時,是個非常考驗師傅刀工的手路菜。
萬兵圍城
1930年代台南著名酒樓寶美樓之名菜。中間的一品烏參倒扣在盤子正中央,使之呈現像個城堡的形狀;盤子的四周則以湯汁圍繞,湯中灑上一顆顆的豌豆,有「撒豆成兵」之意。山海樓採用雞高湯、青蔥等材料小火煨一品烏參70分鐘,再將醬汁收乾。咬下去可以感受到烏參包覆著蝦泥的鮮甜味,更有過往酒樓菜色的旖旎風光。
山海佛跳牆
閩菜最為經典的菜餚,採用長時間精心燜煮整隻放山古早雞湯為基底,融匯烏海參、北海道干貝、鮑魚、金華火腿、段木香菇、花膠、正黑豬小排、豬肚、芋頭、栗子、綠竹筍等豐富山珍海味精華,入甕熬煮,讓各項食材鮮美鹹香完美融和,成就每一口都令人難忘的美味!
太平町玫瑰蝦
取新鮮的活蝦的肉,包入烏魚子,鹹鴨蛋黃,二番豆皮,再抹上蝦漿、海苔片、蒜苗薄片、香菜葉等,一層一層的仿佛玫瑰花盛開一下。此道菜流行於太平町(現延平北路)附近知名酒家菜色。
達那滷鮑魚
以日式滷鮑手法。將台灣野生鮑浸泡在泰雅族香料-達那、原豆純釀造醬油中兩天。
糕渣
宜蘭老菜。使用整隻放山古早雞熬了六小時而成的滴雞精,加入蛋黃、蝦泥、玉米漿,用手工打和成口感綿密的麻薯狀,再炸出外酥內軟的爆漿口感。
蚵嗲
台南安平港阿祥伯配方。外傘頂洲鮮蚵,加上高麗菜、韭菜、肉絲等作為內餡,現點現炸。
扁魚春捲
蓬萊閣師傅黃德興傳授老菜,反覆炒過扁魚、銀芽與蝦仁,再包入春捲皮後下去炸。此為酒席中場休息前會上的鹹點,提醒客人可以稍做休息,再回來吃下半段的酒席,非常富有飲食文化傳承之意義。
澎湖海菜煎餅
現撈吻仔魚與澎湖野生海菜的煎餅,配上獨家自製昆布鹽,變成酥脆好吃的煎餅。
手工灌香腸
古早年代,熟肉攤是有錢人家下午茶最常去的地方之一,香腸做得好否可是一家店品質好壞的指標之一。山海樓的手工現灌香腸,無添加亞硝酸鹽,因此呈現出來非一般市面上鮮紅的色澤,而是肉蒸熟後的皮膚色。
蔬菜:豆酥青花筍
嚴選有機蔬菜。
甜點:
杏仁豆腐
宜蘭阿海師辦桌拿手甜點,完全純手工製作過程。使用花生、南杏打成漿狀,手工拌攪 40 分鐘以上,將杏仁漿與水混到最適當比例,口感軟Q有彈性,濃郁香醇,滋味天然。
鳳梨金棗芋泥
宜蘭總鋪師阿海師傳授。將芋頭與宜蘭特產金棗混合在一起,再將芋頭蒸到鬆軟,上面覆蓋鳳梨,酸甜滋味讓這道甜料更具口感層次。
紅豆煎(食追)
一道安平人取代粽子的傳統小點。相傳鄭成功來台物資缺乏,正好遇上端午節,沒有足夠的糯米綁粽子,因此發明了糯米漿加紅豆的煎(食追)代替粽子慰勞士兵。此款傳統美食在安平已漸漸式微,山海樓傳承這個深具歷史意義的傳統美食。